教[教,读音作jiào(ㄐㄧㄠˋ),满语为"Giocan"]
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教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学者陈明远、汪宗虎所撰著的《中国姓氏大全》中,对教氏来源仅有一简单介绍:"教姓历史悠长,此姓较罕见,据记载教姓为商纣王哥哥微子启的后人,春秋战国时期为宋国人,后期为齐国所灭"。其实,教氏人口并不少,而且在北方地区广有分布。教氏,源出西周时期的官吏教官。在春秋时期,称负责教化之官为教官,其职能为"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两周时期,地官府司所辖之"司徒",就负责有掌管教化之事,故而称之为"教官",同时负责管理祭祀庙事。到了汉朝以后,担任社学教育的官员亦称"教官",即负责掌管、督导教育之官,同时还有专门管理文庙祭祀、办学。教官,在古代亦称校官、学官等。
在各诸侯国的教官之后裔子孙中,很早即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教氏,世代相传至今,不仅仅是子姓宋国才有教氏,因此不能以比干为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教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六十一位,以睢阳、辽东为郡望。
今北京市,河北省的邯郸市永年县,辽宁省的沈阳市、丹东市凤城县、宽甸满族自治县、本溪市、铁岭市、大连市甘井子区、阜新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市,黑龙江省的大庆市、佳木斯市,江苏省的苏州市,山西省的临汾市,湖南省的长沙市,台湾省等地,均有教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