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现代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水、气、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火力发电厂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排名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结果如下 :
学校代码及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10003 清华大学97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9010247 同济大学8610284 南京大学10001 北京大学8410141 大连理工大学8110335 浙江大学10027 北京师范大学8010055 南开大学10056 天津大学10532 湖南大学10422 山东大学7710423 中国海洋大学10005 北京工业大学7610246 复旦大学10248 上海交通大学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486 武汉大学10491 中国地质大学10561 华南理工大学10008 北京科技大学7410337 浙江工业大学10558 中山大学10611 重庆大学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0183 吉林大学7210255 东华大学10280 上海大学10487 华中科技大学10610 四川大学10674 昆明理工大学10108 山西大学7110200 东北师范大学10732 兰州交通大学10079 华北电力大学6910269 华东师范大学10299 江苏大学11414 中国石油大学10022 北京林业大学6810112 太原理工大学10151 大连海事大学10291 南京工业大学10698 西安交通大学10730 兰州大学90018 解放军防化学院10004 北京交通大学6610058 天津工业大学10082 河北科技大学10252 上海理工大学10298 南京林业大学10353 浙江工商大学10386 福州大学10495 武汉纺织大学10504 华中农业大学10596 桂林理工大学10792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11799 重庆工商大学10052 中央民族大学6510126 内蒙古大学10140 辽宁大学10144 沈阳理工大学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10149 沈阳化工大学10150 大连交通大学10332 苏州科技学院10459 郑州大学10475 河南大学10489 长江大学10490 武汉工程大学10593 广西大学10602 广西师范大学10616 成都理工大学10635 西南大学11035 沈阳大学11078 广州大学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6410152 大连工业大学10153 沈阳建筑大学11065 青岛大学10127 内蒙古科技大学6310157 沈阳农业大学11258 大连大学2016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10003清华大学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0247同济大学
10001北京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284南京大学
10335浙江大学
10005北京工业大学
10055南开大学
10056天津大学
10141大连理工大学
10248上海交通大学
10294河海大学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561华南理工大学
10008北京科技大学
10246复旦大学
10251华东理工大学
10286东南大学
10384厦门大学
10422山东大学
10423中国海洋大学
10486武汉大学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10491中国地质大学
10532湖南大学
10558中山大学
10610四川大学
10611重庆大学
10674昆明理工大学
1070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0010北京化工大学
10019中国农业大学
10108山西大学
10151大连海事大学
10183吉林大学
10255东华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80上海大学
10288南京理工大学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10299江苏大学
10337浙江工业大学
10497武汉理工大学
10596桂林理工大学
10732兰州交通大学
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022北京林业大学
10079华北电力大学
10112太原理工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
10295江南大学
103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0403南昌大学
10406南昌航空大学
10476河南师范大学
10533中南大学
10619西南科技大学
10698西安交通大学
10700西安理工大学
10710长安大学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1414中国石油大学
知识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