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常见的意思为惊慌失措,同时也有炫耀、轻狂的意思。
1基本信息
词目:张皇
拼音:zhāng huáng
词义:1、张大;壮大。 2、显扬;使光大。 3、气势盛。 4、夸张;炫耀。 5、铺张。 6、高大;堂皇。 7、惊慌;慌张。 8、同“餦锽”,食品名。
近义词:
惊慌失措,张皇失措,惴惴不安,手足无措,惊惶失措,不知所措。
反义词:
从容不迫,处之泰然,泰然自若。
2基本解释
1. [alarmed; flurred]∶惊慌;慌张
神色张皇
2. [exaggerate]∶夸大;显耀
失之张皇
3. [extremely frivolous]∶猖狂;轻狂。
3详细解释
张大;壮大
《书·康王之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 孔传:“言当张大六师之众。” 唐陆贽《诰赐尚结赞第三书》:“遣使来往,足得商量;张皇师徒,是何道理!” 孙中山《和平统一之通电》:“未有张皇武力,滥行招募,而可纵言和平而餂人者。”
显扬;使光大
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人有满腔书卷,无处张皇,当为考据之学,自成一家。” 鲁迅《热风·估<学衡>》:“夫文者,即使不能‘载道’,却也应该‘达意’,而不幸诸公虽然张皇国学,笔下却未免欠亨,不能自了,何以‘衡’人。”
气势盛
唐柳宗元《咏三良》:“霸基弊不振, 晋 楚 更张皇。” 宋杨万里《霰》诗:“雪花遣霰作前锋,势颇张皇欲暗空。” 明彭时《彭文宪公笔记》:“ 土达蒲四 纠众造反,劫掠四出,势甚张皇。”
夸张;炫耀
唐陆贽《兴元论解萧复状》:“朕比缘 李怀光 凶狂,权且就此回避。山南既与京畿接近,指麾兵马,日望收城。今萧复劝朕令幸 江陵 ,表状之中,张皇颇甚。”《宣和遗事》后集:“ 王云 张皇贼势,动辄以彼强我弱为辞,迫胁亲王,略无君臣之礼。” 明刘元卿《贤奕编·仙释》:“盖犹窭人丐子,偶见富贵家服饰华靡,便为张皇夸诩。”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夏》:“某自念监生卑贱,非车服炫耀,不足震慑曹属。於是益市舆马;又遣鬼役以彩舆迓其美妾……帝君曰:‘区区一郡,何直得如此张皇。’”
铺张
《廿载繁华梦》第四回:“这时 周 府里,因放着丧事,只怕旁人议论,度岁时却不甚张皇,倒是随便过了。” 沈从文《大小阮》:“小 阮 平时很会玩花样,要钱用时向家里催款,想得出许多方法。这次用钱未必不是故作张皇把钱骗去作别的用途。”
高大;堂皇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义期间的记载和战况报道》:“君不见门墙新第极张皇,贼党旗枪两面防。”
惊慌;慌张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三:“倘失措急索,则不可复得,徒张皇耳!” 明王鏊《震泽长语·国猷》:“何乃遽自张皇,不敢发一矢,二帝自幸其营,为虏人席卷而去,诚可恨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女大惧,面如死灰,张皇谓 朱 曰:‘可急匿榻下。’” 沙汀《土饼》:“当人们都沉默下来的时候,她却带点张皇问道:‘真的容易卖么?’” 茅盾《子夜》九:“我还觉得租界当局太张皇,那么严重警戒,反引起了人心恐慌。”
同“餦鍠”
《急就篇》卷二:“饊之言散也,熬稻米饭使发散也,古谓之张皇,亦目其开张而大也。” 王应麟补注:“《楚辞》有餦鍠,音张皇。注:饧也,以蘖熬米为之,亦谓之饴。”